close

從新聞廣播到體育競賽,從商業銷售到非營利組織,到各領域名人 - 每個人都在線上播放直播視頻。抖音跟臉書直播是此類方式曝光的的首選方法,因為它們讓品牌商可以直接跟粉絲溝通。

而在經營品牌的初期,必須要建構屬於自己的基本觀眾,因為這麼多直播主心中知道,少了穩定的基礎觀眾群體,這個直播將不吸引人駐足觀看。

我們給你購買Facebook直播人數的重點提示:

幫自己的直播買粉絲觀看人數是許多成功直播頻道初期的策略,頁面上跳動的觀看數據,可以讓直播主炒熱氣氛,當你在講解產品時,對於初期踏入直播領域的商家,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行銷策略;而直播老手更能透過這樣的操作,強化網友的信任度。

你要知道直播沒人氣可能會使當次直播草率收場,提升直播線上人數令直播主持人充滿熱情,無論是自然流量或購買人數,都比較有繼續成長的可能性!

在您的手機上打開Facebook App幾個步驟您的直播就開啟了,高人氣粉絲專頁有足夠粉絲上限觀看,新加入的直播主很能沒有粉絲群觀看直播影片,我們不建議超高人氣的直播主購買直播人數,因為你們的線上人數已經夠多,受眾夠精準,但對於開始經營的直播臺,沒人氣等於難以成長,能在每次直播衝高直播人數,吸引觀眾觀看影片有更多可能性。

下單前需知:若有任何問題,請先詢問LINE客服

刷直播人數的3大特色

#1 可包月,可即時提供直播流量的自助平臺
專屬系統供應每月大量直播臺大量直播人數支援,想用就用!24小時系統支援,享受整個月天天開直播天天有人數的好服務。

我們給您灌的直播人數成本低且固定,讓您剩下的預算可以做更多活動、宣傳、促銷,進行針對消費者的各類行銷活動,為長久的忠實粉絲奠定堅實基礎。。

#2 直播人氣奠定人氣
上網看直播,一個直播有5000人,另一個直播只有5人,您會選擇看哪個直播?當你啟動系統後,開臺後人數就會逐步提高,人數達到數量後開始穩定停留,人數不爆衝、不會急速掉落,這樣的穩定人氣幫直播主持人無後顧之憂進行直播。

#3 購買直播人數有風險嗎?
但您不必擔心直播臺有被關閉帳號等的風險,因為這單純是導入流量,不對臉書或是抖音帳號本身造成傷害。若遇到Facebook或是臉書更動它們直播系統程式,可能發生短暫時間直播人數服務無法正常運作,我們都會協助更新演算法,不讓您的權益受損。

多次使用:即時付款,直播人數自動逐步上線,不會有延誤,您愛什麼時候直播都可以。

穩定提升:進一步改進的人數上升速度,正常狀態下人數不爆衝、不急速掉落。

超快啟動:當下買當下用,及時派上用場。

LLIVE455CEFE5VE

 

灌TikTok直播人數,提供直播人數購買灌水網路行銷服務

 

開直播提高人氣的方法:  衝Instagram觀看人數包月

1、要想更多的粉絲進入直播間觀看直播,首先要設計好直播間的封面和標題。

用戶選擇進入直播間,第一眼就是要看封面和標題,是不是能夠吸引他。大家在設置封面和標題時可,以使用主播個人寫真、道具,也可以是主播和直播間產品合影,利用誇張的肢體語言等,充分利用使用者的好奇心理。

2、平時要儘量參與官方活動,增加曝光率。 TikTok買觀看人數包月

保證帳號視頻或者直播的頻率次數,增加活躍度,讓用戶知道你一直都在。也可以借助官方推助流量補補和海淘流量增加直播線上人數。

直播前,在朋友圈或者qq群進行宣傳,讓朋友觀看直播,幫自己增加人氣。 Facebook在線買觀看人數

3、用戶進入直播間後,要想辦法留住他們。 衝Instagram在線觀看人數包月

直播內容尤為重要。現在早已經過了靠顏值和尬聊的直播內容就可以吸引觀眾的時期,主播們要儘量有針對性地去設計一些優質的直播內容。

平時要多看那些成功的播主直播,吸取經驗,多積累可利用的直播話題,慢慢的,使用者就會主動參與進來,直播人氣自然會得到提升。

4、巧用引流工具。 灌抖音直播人數

引流工具就是我們常說的補單,很多人對補單不以為意,認為為了面子去增加不存在的直播人數沒必要,實際上如今補單平臺那麼多,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效應叫羊群效應。很多人進直播間,目的都是圍觀紮堆。 灌Instagram在線觀看人數包月

所以當你的直播間人數增多時,很容易引起跟風效應,吸引更多的人來直播間觀看。這裡我建議大家可以先使用一下免費的工具。

5、多站在粉絲角度思考。 TikTok在線衝直播人數包月

與粉絲相處不能限於自己的看法,多數時間站在粉絲的角度去思考。

不少的主播嘴上說著把粉絲當作“家人”看待,能做到的少之又少,一開播就要禮物,聊天不回,點歌不唱,這樣做終究是曇花一現,都不是長遠的做法。灌抖音在線觀看人數

葉靈鳳:遷居  《白葉雜記》之三  近來我的性格的確是變了。在以前的時候,我對于什么事都是冷淡、嫉視、惡嫌。我能唾吐那自命努力求進的人,我能嘲笑那顛倒在緋色的霧圍氣中的同伴;假若有人在文章上說他近來是怎樣地無聊,怎樣地寂寞,我看了總要發一聲冷笑,嗤他是沒有脫盡文人的舊習,太沒有涵蓄。  不料講人家的口沫還未干,循環的報應竟一一都在我身上實現了。近來我突然變得與以前的我完全相反起來。聽了一點人世離合悲歡的事我能心動,見了一句戀慕的詩歌我能心跳。我竟像少女般的會害羞,常常因了朋友們一句無關系的話竟臉紅了起來,對于什么事我都會感動,尤其是這一次的搬家。十幾日中,幾使我夜夜不能安枕,不能做事。雖是這樣的感動一半是因了另外的原因,然而一半實因了我自己的性格已經改變。  雖是北冰洋的堅冰,然而只要有火,它依然是不免要化成沸水的。我現在只有用這一句話自己向自己解嘲。  回想起我搬進這間房子里來的日期,已是四月以前的事了。那時候還是枯寂的隆冬,春風還在沉睡中未醒,我的心也是同樣的冷靜。不料現在搬出的時候,我以前的冷靜竟同殘冬一道消亡,我的心竟與春風同樣飄蕩起來了。啊啊!多么不能定啊,少年人的心兒!  這一間小小的亭子間中的生活,這一種圍聚靜謐的幽味,的確是使我凄然不忍遽舍它而去的。你試想,在這一間小小的斗方室中,在書桌床架和凌亂的書堆的隙地,文章寫倦了的時候,可以站起來環繞地徘徊;地位雖不免小點,然而將那惟一的一扇房門關了之后,這里面簡直就是你的世界,任你作什么事,都不怕有人來打擾或窺探。你若是飲著醇酒沉醉的時候,你盡可把你那心愛的姑娘寄來的信捧著狂吻;你若是正沉在黃連的苦汁中,你也盡可對鏡子看著你自己用舌頭嘗自己頰頭上淋下的清淚。你可以……啊,這里面有說不盡的幽靜與優游!有說不盡的自由與空博。住在這里面的簡直就是這方寸之地的王者!我是怎樣的驕傲啊!——然而好夢不長,我現在已經從那里面遷出來了。現在的新居雖是也有那舊地所沒有的趣味,然而回想起那里面生活的情形,我仍是不免有無限的繾念。  在那里面,當晴暖的冬日上午,日光從南向的排窗射到桌上的時候,我可以靜靜地細吟我心愛的書。下雨的天氣,聽了雨點淋在那頂上水門泥的晾臺上的聲音,更令人有悠然出塵之想。當斜陽抹過了屋脊的傍晚,推開了西向的小窗,在西方的天際,那兒你每日至少總可以看見幾道金碧的霞光在凝云中閃耀。暮靄漸漸聚合了,晚炊的淡煙模糊了鱗似的屋脊以后,你更可以看見幾排冥暗的街燈,在夜風中閃動。你若是中夜因了事不能安枕,你可以起來倚在這窗口。你仰首望大,燦然的群星定可以使你將自己和全盤的世界全消滅在宇宙的莊嚴靜穆中,而不再對塵世有所執念。幾處大商場的不夜的群燈在天際放出了紅膠的反映,遠方的摩托車聲和幽幽的犬吠在夜的空氣里緩緩地騰上,你見了,你聽了,你更可翻然了悟,鉆透了哲學者所顛倒著的大謎。——這一間小室中是有這樣多的蘊藏,然而我現在已經不得已地棄它而去了,這叫我每想起了怎不要有無限的惋惜?  我們工作的時間,多半是在夜晚。在和靄溫靜的火油燈下,我與我同居的朋友——這間屋子的主人——對面而坐。我追求著我的幻夢,紅墨水的毛筆和令人生悸的稿件便不住地在我朋友手中翻動。我的朋友生著兩道濃眉,嘴唇微微掀起,沉在了過去的悲哀中的靈魂總不肯再向人世歡笑。雖是有時我們也因了一些好笑的事情,而開顏欣笑,然而我總在笑聲中感到了他深心的消沉和苦寂。我從不敢向他問起那以往的殘跡,我怕片時的回憶會使他破碎的心房又遭擾動,我也怕會引起了我自己的自傷。然而我們自己辦的小小的刊物,卻就是這樣從這里面一期期的產出了。我看見我們親手寫的字已印在白的紙上,我抬眼看看產出這些字的人物和房間,我總忍不住會啞然失笑。  我于此悟出了上帝的圣殿,為什么在這世上永遠不會滅跡的道理了。  在我搬出的那一天的前夜(www.lz13.cn),我幾乎一夜沒有安睡。我在室中四處盤桓,我又將窗子打開看看外面的鄰景。我想起居了幾個月的房屋如今一旦要搬開,屋雖是木然無言,然而人怎能忍得住不凄然生慨呢?此日一去,今生大約再不會重居到此地來了吧?這樣一想,我當時確是感到了人生的無常和虛幻。  何況我當時心中還有不好意思告訴人的惆悵哩!  我的幻影在那時恰巧在我眼中消滅了。  我失去了我的幻影,同時我又要離開我這安住了幾個月的幽居,這令我對于此次的遷移,怎不要突然改變,變得善感多愁?  遷居的情懷如今雖是已成了過去的殘夢,然而當我今天執筆追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我仍不免要黯然心動。  我假若是可以再回到我那間屋子里去看一次啊!  一九二六年四月二日下午   葉靈鳳作品_葉靈鳳散文 葉靈鳳:家園紀事 葉靈鳳:黃瓜分頁:123

沒有人能施舍給你一個未來    文/薛峰    那時我家還在鄉下的小鎮上,十字街口有一處糖果店,是趙爺爺開的。記得第一次跑進糖果店,大概是4歲左右,我清楚地記得那間屋子里擺放了許多1分錢就能買得到的糖果,我甚至能聞到空氣中甜甜的氣味。趙爺爺每聽到前門的小風鈴發出輕微的叮當聲,必定悄悄地出來,走到糖果柜臺的后面。他那時已經很老了,滿頭銀白細發。    小時侯家里窮,我和哥哥很少有零食,于是每次母親去街口買油鹽醬醋時,我們兩個必定在后面跟著,然后央求她帶我們去趙爺爺的糖果店看看。趕上母親高興,她會給我們1毛錢的,我倆便樂滋滋地跑向糖果店,很神氣地把錢給趙爺爺。他樂呵呵地接過錢,任我們挑選。這時候麻煩就來了,那么多美味的糖塊擺放在柜臺上,我們真不知道選哪一種好。常常是我想要這種,而哥哥非要挑另一種。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后,趙爺爺便拿出一個白色的紙袋子,把我們選出來的糖塊裝進去。一出小店,我們就跑回家里,躲在無人的地方細細品味起來。    后來上學了,每次去學校,我都會路過趙爺爺的糖果店。我喜歡站在門口停留幾秒鐘,聞一聞從屋子里飄散出來的糖果味,用鼻子狠狠地吸幾下,心里說不出的高興。那時想,如果我要有很多很多錢該多好啊,能把每種味道的糖塊都吃一遍,直到吃飽。    我上二年級那年,哥哥患上了黃疸肝炎,他每天都要打針,還喝草藥。那草藥我沒喝過,想必很苦吧,我只用舌頭舔過一下。每次哥哥喝藥,都是母親一再勸說,說喝下去就好了。一碗白糖水一碗草藥,哥哥一對一口喝。喝后,他的嘴咧得大大的,滿臉痛苦。    如果哥哥喝下藥后能吃一塊糖,肯定就不苦了,有一次我想。可是,哪里有錢去買糖呢?    于是每次路過趙爺爺的糖果店,我更加留意了。我發現糖果店的門口掛一串小風鈴,其實就相當于門鈴,一旦有人去買糖果,用手一碰風鈴,就叮當做響,趙爺爺聽見了,便從里屋走出來。如果不碰風鈴直接進去呢?    那天中午,正是午休的時間,我悄悄地溜進了糖果店。里面十分安靜,沒有一個人,我只聽見趙爺爺在里屋偶爾咳嗽一聲。我緊張極了,大氣都不敢出,躡手躡腳,慢慢走向陳列糖果的玻璃柜,抓了一把新鮮薄荷芬芳的薄荷糖。那是一種軟膠糖,顆大而松軟。我把糖塊裝入口袋,轉過身,沒想到趙爺爺已經站在了我的面前。    “口袋里裝的什么?”趙爺爺臉繃得很緊。    “我……”我說不出話。    “這么小年紀,就偷東西,長大了還不成精?”    我低著頭,臉發燙。    “把糖拿出來!”他的聲音突然嚴厲起來。    我下意識地捂緊了口袋。    “哥哥病了,喝草藥,很苦……”我的眼淚流出來了,“我想,他吃了糖,就會好些的。”    趙爺爺的臉色緩和下來,俯過身來說:“可是,你也不能偷呀?”    “您能、能把糖送給我嗎?”我仰起頭,說,“就這一次。”    “不行。”他的語氣很果斷。    過了一會兒,他說:“這樣吧,這些糖先賒給你,限你一周內把錢還來,否則就告訴你媽媽。”    就這樣,我流著淚從糖果店跑了出來。    我恨他。    我恨透了他,他有那么多糖,給我這一點,他也不差什么的。吝嗇鬼!    回到家,一下子看見這么多他夢想已久的糖塊,哥哥異常興奮。不過我沒告訴哥哥這些糖是怎樣來的,我只對他說反正不是偷的。哥哥把糖分給我一半,我沒要,我說我已經吃好多好多了。    接下來的那一周,我每天回家都很晚,為此母親責怪了我。我沒解釋,因為我是去撿破爛了,我拎一個袋子,把撿來的瓶子賣給了幾里外的一個廢品收購站。還好,僅過去五天,我就湊齊了糖塊錢。    “你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這難能可貴。”趙爺爺接過錢,和藹地說,“我原本可以把糖送給你,但是,我必須讓你明白,用自己的勞動換來果實,才會更有意義。”    心中的憎恨瞬間消失,我的眼淚又涌了出來。    “記住!孩子,要想得到什么東西,需要你正大光明地去爭取,用你的勞動去獲得。沒有人能施舍給你東西,包括你的未來。”    我記住了這句話,一輩子都記住了。    在那以后的成長道路上,我時時提醒激勵自己,無論是在大學時期,還是參加了工作,我都踏踏實實,用自己的汗水換取每一份果實。“沒有人能施舍給你一個未來”,任何幸福都需要你自己去爭取,都需要付出,這樣才能有尊嚴地活著。 你今天的困境,就是你以前和未來的困境 你憑什么不相信自己的未來 未來雖不得而知,我堅信不疑分頁:123

張曉風:她曾教過我  ——為幻念中國戲劇導師季曼瑰教授而作  秋深了。  后山的蛩吟在雨中渲染開來,臺北在一片燈霧里,她已經不在這個城市里了。  記憶似乎也是從雨夜開始的,那時她辦了一個編劇班,我去聽課;那時候是冬天,冰冷的雨整天落著,同學們漸漸都不來了,喧嘩著雨聲和車聲的羅斯福路經常顯得異樣的凄涼,我忽然發現我不能逃課了,我不能使她一個人丟給空空的教室。我必須按時去上課。  我常記得她提著百寶雜陳的皮包,吃力地爬上三樓,坐下來常是一陣咳嗽,冷天對她的氣管非常不好,她咳嗽得很吃力,常常憋得透不過氣,可是在下一陣咳嗽出現之前,她還是爭取時間多講幾句書。  不知道為什么,想起她的時候總是想起她提著皮包,佝著背踽踽行來的樣子——仿佛己走了幾千年,從老式的師道里走出來,從湮遠的古劇場里走出來,又仿佛已走幾萬里地,并且涉過最荒涼的大漠,去教一個最懵懂的學生。  也許是巧合,有一次我問文化學院戲劇系的學生對她有什么印象,他們也說常記得站在樓上教室里,看她緩緩地提著皮包走上山徑的樣子。她生平不喜歡照相,但她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是鮮活的。  那一年她為了紀念父母,設了一個“李圣質先生夫人劇本獎”,她把首獎頒給了我的第一個劇本《畫》,她又勉勵我們務必演出。在認識她以前,我從來不相信自己會投入舞臺劇的工作——我不相信我會那么傻,可是,畢竟我也傻了,一個人只有在被另一個傻瓜的精神震撼之后,才能可能成為新起的傻瓜。  常有人問我為什么寫舞臺劇,我也許有很多理由,但最初的理由是“我遇見了一個老師”。我不是一個有計劃的人,我唯一做事的理由是:“如果我喜歡那個人,我就跟他一起做”。在教書之余,在家務和孩子之余,在許多繁雜的事務之余,每年要完成一部戲是一件壓得死人的工作,可是我仍然做了,我不能讓她失望。  在《畫》之后,我們推出了《無比的愛》、《第五墻》、《武陵人》、《自烹》(僅在香港演出)、《和氏壁》和今年即將上演的《第三者》,合作的人如導演黃以功,舞臺設計聶光炎,也都是她的學生。  我還記得,去年八月,我寫完《和氏壁》,半夜里叫了一部車到新店去叩她的門,當時我來不及謄錄,就把原稿給呈她看。第二天一清早她的電話就來了,她鼓勵我,稱贊我,又囑咐我好好籌演,聽到她的電話,我感動不已,她一定是漏夜不眠趕著看的。現在回想起來不免內疚,是她太溫厚的愛把我寵壞了吧,為什么我興沖沖地去半夜叩門的時候就不曾想想她的年齡和她的身體呢?她那時候已經在病著吧?還是她活得太樂觀太積極,使我們都忘了她的年齡和身體呢?  我曾應幼獅文藝之邀為她寫一篇生平介紹和年表,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仔細觀察她的生活,她吃得很少,(家里倒是常有點心),穿得也馬虎,住宅和家具也只取簡單實用,連計程車都不太坐。我記得我把寫好的稿子給她看過,她只說:“寫得太好了——我哪里有這么好?”接著她又說:“看了你的文章別人會誤會我很孤單,其實我最愛熱鬧,親戚朋友大家都來了我才喜歡呢!”  那是真的,她的獨身生活過得平靜、熱鬧而又溫暖,她喜歡一切愉悅的東西,她像孩子。很少看見獨身的女人那樣愛小孩的,當然小孩也愛她,她只陪小孩玩,送他們巧克力,她跟小孩在一起的時候只是小孩,不是學者,不是教授,不是委員。  有一夜,我在病房外碰見她所教過的兩個女學生,說是女學生,其實已是孩子讀大學的華發媽媽了,那還是她在大學畢業和進入研究所之間的一年,在廣東培道中學所教的學生,算來已接近半世紀了。(李老師早年嘗用英文寫過一個劇本《半世紀》,內容系寫一傳教干終身奉獻的故事,其實現在看看,她自己也是一個奉獻了半世紀的傳教士)我們一起坐在廊上聊天的時候,那太太掏出她兒子從臺中寫來的信,信上記掛著李老師,那大男孩說:“除了爸媽,我最想念的就是她了。”——她就是這樣一個被別人懷念,被別人愛的人。  作為她的學生,有時不免想知道她的愛情,對于一個愛美、愛生命的人而言,很難想象她從來沒有戀愛過,當然,誰也不好意思直截地問她,我因寫年表之便稍微探索了一下,我問她:“你平生有沒有什么人影響你最多的?”  “有,我的父親,他那樣為真理不退不讓的態度給了我極大的影響,我的筆名雨初(李老先生的名字是李兆霖,字雨初,圣質則是家譜上的排名)就是為了紀念他”。除了長輩,我也指平輩,平輩之中有沒有朋友是你所佩服而給了你終生的影響的。”她思索了一下說:“有的,我有一個男同學,功課很好,不認識他以前我只喜歡玩,不大看得起用功的人,寫作也只覺得單憑才氣就可以,可是他勸導我,使我明白好好用功的重要,光憑才氣是不行的——我至今還在用功,可以說是受他的影響。”  作為一個女孩子、我很難相信一個女孩既折服于一個男孩而不愛他的,但我不知道那個書念得極好的男孩現今在哪里,他們有沒有相愛過?我甚至不也問他叫什么名字。他們之間也許什么都沒有開始,什么都沒有發生——當然,我倒是寧可相信有一段美麗的故事被歲月遺落了。  據她在培道教過的兩個女學生說:“倒也不是特別抱什么獨身主義,只是沒有碰到一個跟她一樣好的人。”我覺得那說法是可信的,要找一個跟她一樣有學養、有氣度、有原則、有熱度的人,質之今世,是太困難了。多半的人總是有學問的人不肯辦事,肯辦事的沒有學問,李老師的孤單何止在婚姻一端,她在提倡劇運的事上也是孤單的啊!  有一次,一位在香港導演舞臺劇的江偉先生到臺灣來拜見她,我帶他去看她,她很高興,送了他一套簽名著名。江先生第二次來臺的時候,她還請他吃了一頓飯。也許因為自己是臺山人,跟華僑社會比較熟,所以只要聽說海外演戲,她就非常快樂、非常興奮,她有一件超凡的本領,就是在最無可圖為的時候,仍然興致勃勃的,仍然相信明天。  我還記得那一次吃飯,她問我要上哪一家,我因為知道她一向儉省,(她因為儉省慣了,倒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在儉省了,所以你從來不會覺得她是一個在吃苦的人)所以建議她去云南人和園吃“過橋面”,她難得胃口極好,一再鼓勵我們再叫些東西,她說了一句很慈愛的話:“放心叫吧,你們再吃,也不會把我吃窮,不吃,也不會讓我富起來。”而今,時方一年,話猶在耳,老師卻永遠不再吃一口人間的煙火了,宴席一散,就一直散了。  今秋我從國外回來,趕完了劇本,想去看她,曾問黃以功她能吃些什么,“她什么也不吃了,這三個月,我就送過一次木瓜,反正送她什么也不能吃了——”  我想起她最后的一個戲《瑤池由夢》,漢武帝曾那樣描寫死亡:  你到如今還可以活在世上,行著、動著、走著、談著、說著、笑著;能吃、能喝、能睡、能醒、又歌、又唱,享受五味,鑒賞五色,聆聽五音,而她,卻墊伏在那冰冷黑暗的泥土里,她那花容月貌,那慧心靈性……都……都……都  心中黯然久之。  李老師和我都是基督徒,都相信永生,她在極端的痛苦中,我們曾手握著手一起褥告,按理說是應該不在乎“死”的——可是我仍然悲痛,我深信一個相信永生的人從基本上來說是愛生命的,愛生命的人就不免為死別而凄愴。  如果我們能愛什么人,如果我們要對誰說一句感恩的話,如果我們要送禮物給誰,就趁早吧!因為誰也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表達了。  其實,我在八月初回國的時候,如果立刻去看她,她還是精神健旺的,但我卻拼著命去趕一個新劇本《第三害》,趕完以后又漏夜謄抄,可是我還是跑輸了,等我在回國二十天后把抄好的劇本帶到病房的時候,她已進入病危期,她的兩眼睜不開,她的聲音必須伏在胸前才能聽到,她再也不能張開眼睛看我的劇本了。子期一死,七弦去彈給誰聽呢?但是我不會摔破我的琴,我的老師雖瞳了,眾生中總有一位足以為我之師為我之友的,我雖不知那人在何處,但何妨抱著琴站在通衢大道上等待呢,舞臺劇的藝術總有一天會被人接受的。  年初,大家籌演老師的《瑤池仙夢》的時候,心中己有幾分憂愁,聶光炎曾說:“好好干吧,老人家就七十歲了,以后的精力如何就難說了,我們也許是最后一次替她效力了。”不料一語成讖,她果真在演《瑤池仙夢》三個月以后開刀,在七個月治。《瑤池仙夢》后來得到最佳演出的金鼎獎,其導演黃以功則得到最佳導演獎,我不知對一位終生不渝其志的戲劇家來說這種榮譽能增加她什么,但多少也表現社會給她的一點尊重。  有一次,她開玩笑的對我說:  “我們廣東有句話:‘你要受氣,就演戲。’”  我不知她一(www.lz13.cn)生為了戲劇受了多少氣,但我知道,即使在晚年,即使受了一輩子氣,她仍是和樂的,安詳的。甚至開刀以后,眼看是不治了,她卻在計劃什么時候出院,什么時候出國去為她的兩個學生黃以功和牛川海安排可讀的學校,尋找一筆深造的獎學金,她的遺志沒有達到便撒手去了,以功和川海以后或者有機會深造,或者因恩師的謝世而不再有肯栽培他們的人,但無論如何,他們己自她得到最美的遺產,就是她的誠懇和關注。  她在病床上躺了四個月,幾上總有一本《圣經》,床前總有一個忠心不渝的管家阿美,她本名叫李美丹,也有六十了,是李老師鄰村的族人,從抗戰后一直跟從李老師到今,她是一個瘦小、大眼睛的、面容光潔的、整日身著玄色唐裝而面帶笑容的老式婦女,老師病篤的時候曾因她照料辛苦而要加她的錢,她黯然地說:“談什么錢呢?我已經服侍她一輩子了,我要錢做什么用呢?她已經到最后幾天了,就是不給錢,我也會伺候的。”我對她有一種真誠的敬意。  亞歷山大大帝曾自謂:“我兩手空空而來,兩手空空而去。”但作為一個基督徒的她卻可以把這句話改為:“我兩手空空而來,但卻帶著兩握盈盈的愛和希望回去,我在人間曾播下一些不朽是給了別人而依然存在的。”  最后我愿將我的新劇《第三害》和它的演出,作為一束素菊,獻于我所愛的老師靈前,曾有人贊美過我,曾有人底毀過我,唯有她,曾用智慧和愛心教導了我。她曾在前臺和后臺看我們的演出,而今,我深信她仍殷殷地從穹蒼俯身看我們這一代的舞臺。 張曉風散文__張曉風作品集 張曉風:錯誤 張曉風:我在 張曉風:孤意與深情分頁:123


蝦皮Shopee買直播人數包月
洗直播觀看人數最快速- 買抖音直播人數 抖音直播人數灌水最強增加直播人數系統- 蝦皮Shopee買直播人數包月 Facebook在線買直播人數包月網紅都在用的灌直播人數服務- Facebook在線灌直播人數包月 TikTok灌觀看人數包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66y8np9 的頭像
    s66y8np9

    楊琪城的推薦評比清單

    s66y8np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